《致爱丽丝》由贝多芬作于1810年,他写这首作品的灵感,来自于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,40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。突然,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。女孩名叫爱丽丝,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的厉害。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,他说,
《致爱丽丝》由贝多芬作于1810年,他写这首作品的灵感,来自于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,40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。
突然,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。女孩名叫爱丽丝,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的厉害。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,他说,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以前,他是不能死去的,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。
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之夜,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到了雷德尔的身边。他轻轻的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,触琴的一刹那,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吸引,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的帮助,他弹奏着,那么自如,那么专注,《致爱丽丝》就这样诞生了,流传千古。
致爱丽丝背景故事 扩展
《致爱丽丝》背景故事是贝多芬四十岁时(1810年)为他的学生特蕾莎·玛尔法蒂所创作。 1808-1810年间,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。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·玛尔法蒂的女学生,并对她产生了好感。他写下这首《致特蕾莎》的小曲赠给她。
19世纪60年代,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传记,在特蕾泽·玛尔法蒂的遗物中,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,1867年,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,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《致爱丽丝》。